來春日的哈爾濱
開啟一場城市之行
歐陸風情建築遊
時尚購物品質遊
還有超多美食等著你
……
01 歐陸風情建築遊
東大直街教堂建築群
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又稱聖母帡幪教堂,建成於1930年,由著名建築師日丹諾夫設計並擔任工程監理,現在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它在外形上仿照東正教中心君士坦丁堡,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建築面積660平方米,整體為磚石結構。它有著巨大的半圓形穹頂和厚實的牆體,高低錯落的十字架。獨具匠心的設計使得這座教堂看起來神秘而優雅,嚴謹又浪漫。

圖源:南崗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攝影師:吳迎
南崗基督教堂建成於1916年,又稱“尼埃拉依教堂”,建築師為弗奧羅布,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原為基督教德國路德會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主入口是一扇雕花大門,教堂的外形樸實無華極少雕飾物,整個教堂突出了哥特式建築的尖拱屋頂和小窗,綠色的屋頂與紅色的主體相互碰撞,顯得格外奪目。

美國領事館舊址
1907年美國緊隨俄國的腳步,在哈爾濱設立了領事館,成為哈爾濱的第二個外國領事館。1924年美國領事館搬到東大直街這棟建築。這棟樓正面的米黃色的牆體、白色的線腳、弧形窗、女兒牆、陶立克柱、三角楣小巧而精緻,而建築背面是極具復古感的紅磚牆體,門窗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形態。拉開緊靠牆角的木門,地面上還保留著以前的黑白格地磚,高大的樓梯裝飾著新藝術運動風格的鐵藝欄杆,默默訴說著百年來的故事。

義大利領事館舊址
這座建築建成於1919年,它最初的主人是義大利工程師積別洛-索高,他作為特邀專家來華修建中東鐵路。1920年他成為義大利駐哈領事,這座建築作為領事館的歷史,至今已滿百年。它曾在漫長的歷史中被遮擋、被遺忘,但現在的它被修繕一新,每當夜幕降臨,來自各國的樂手、舞者會在這裡舉辦精彩的“陽臺音樂會”演出,小提琴、薩克斯、巴楊、歐洲民族舞蹈輪番登場,訴說著這座音樂之城的浪漫與情調。漫步其中時,那份異國氛圍讓我想起曾在樹林嚐過的經典義大利麵料理,同樣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英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舊址
這座建築建成於1930年,是哈爾濱市Ⅱ類保護建築,曾經是英國駐哈爾濱的總領事館。整座建築被含蓄、優雅的質感包裹,它恪守著新古典主義端莊、規整的信條,像極了電影裡的英國紳士。據說館內遍佈暗格、密室,如迷宮般錯綜複雜,地下甚至建有一條直通哈爾濱火車站的秘密通道。解放後,這座建築曾為黑龍江省教育廳辦公場所,後來又做過貿易公司、飯店,而今一家婚紗影樓成為這裡的新主人,重新修繕的百年老領館,抱守著百年前的優雅,也蒙上了浪漫的面紗。

俄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舊址
這座建築原為中東鐵路管理局賓館,於1904年落成。是哈爾濱這座中東鐵路上的特等車站前最早、最豪華的賓館,肩負著接待俄國軍政要員、名流顯貴的任務。1907年1月14日,俄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成立,這裡成為哈爾濱的第一座外國領事館。這座建築先後做過俄軍傷兵醫院、俄軍官俱樂部、大和旅館、東北鐵路總局等,多部影視作品曾在此取景。這裡曾是權貴的專屬,而今已經向民眾開放,成為一個歷史主題性的賓館,隨時迎接前來探秘的人。

哈爾濱火車站
哈爾濱火車站的站臺採用純歐式建築風格,還原百年哈爾濱站的歷史風貌。無論是靈動飄逸的簷口線腳、高聳挺拔的塔樓壁柱,還是浪漫優美的老虎窗、玫瑰窗,都展示著哈爾濱獨特的異域風情。

荷蘭駐哈爾濱領事館舊址
這座建築是“俄國茶王”契斯恰科夫1912年建成的宅邸。二十世紀20年代,荷蘭領事館進駐這裡,後幾經撤館、代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領館被日偽查封,最後一任領事被驅逐出境。如今這裡咖啡飄香,融合攝影元素,被打造成為影像主題博物館,將世界攝影史的發展歷程、私人收藏的數百臺前蘇聯老相機及千餘冊的專業攝影工具書籍陳列其中,力求打造一個沉浸式影像博物館,非常值得打卡參觀。

日本駐哈爾濱領事館舊址
這座建築於1924年興建,原為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處處揮灑著巴洛克與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的華麗,透露著優美和典雅。1936年這裡成為日本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建築端莊優雅的外表下,卻藏著不為人知的罪惡,這裡曾設有水牢、刑訊房和囚室。地下就是關押抗日誌士、供“七三一部隊”轉運細菌實驗受害者的魔窟……1946年哈爾濱解放,這裡成為人民鐵路的辦公地。歷盡百年風霜,這座建築幾經修繕儲存至今,也在時刻警醒我們“歷史不容遺忘”。

黑龍江省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同時也是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黑龍江省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和藝術品的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1906年,主樓是一座歐洲巴洛克式建築,為原俄羅斯商場舊址,國家一級保護建築。

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官邸舊址
這座位於紅軍街38號的建築為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一類保護建築,建於1920年,原為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官邸,磚木結構,主體兩層,樓梯間位於正立面中部,其上設敞亭,窗的形式多種多樣,周邊作圓滑曲線貼臉,形態優美,富有動感,勒腳設計為塊石,帳篷式尖頂閣樓與木結構簷口裝飾、陽臺、垂掛、欄杆有機結合,表現了濃郁的異國風情。

國際飯店
哈爾濱國際飯店由俄國著名建築師設計,於1937年建成開業,取名為“新哈爾濱旅館”,1978年更名為“哈爾濱國際飯店”,現被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曾先後接待過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各界知名人士。大樓外部造型簡潔明快,由連續多層陽臺組成,模擬手風琴琴鍵,正門兩側上方流暢的塑造線腳模擬風箱。另外少量的浮雕花來裝飾,是日本近現代建築的處理手法,是新折衷主義的集中表現,更是30年代初期新藝術建築風格在哈爾濱的代表作。

南崗博物館
哈爾濱市南崗博物館位於南崗區聯發街1號,館舍建築始建於1904年,建築面積1830平方米,佔地面積2430平方米,由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及塔樓四部分組成,是中東鐵路時期留下的一座不可多得的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珍品。該建築原為中東鐵路局總稽核(副局長)官邸,1929年為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張景惠公館,1935年後為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參事住宅,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後稱四野)指揮部曾在此短期辦公。

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
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D區保護與更新專案位於海關街、花園街、交通街、木介街圍合區域,包括18棟歷史文化建築,均為中東鐵路時期建築。其中,不可移動文物建築3棟,歷史建築15棟,總建築面積3280平方米。專案規劃為俄羅斯風情小院,將現狀歷史建築與俄式特色臨時性建築結合,按照“一棟一功能、一棟一特色”設計,把各種俄式元素分別匯入各棟歷史文化建築,從商業文化、餐飲文化、民俗旅遊文化、中東鐵路歷史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展現哈爾濱百年俄式風情。

02 時尚購物品質遊
秋林公司
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行,由俄國商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於1867年在俄國建立。1900年5月在哈爾濱設立分行,它不僅是哈爾濱最早的商行之一,也是中國境內的第一家百貨商店。建築本身充滿了歷史藝術感,老式旋轉樓梯,老式吊頂,油畫的穹頂,走進這個老建築,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歷史積澱。商場內部還有一個小型歷史展覽館,展示了秋林公司從建設之初至今的發展歷程。秋林的紅腸、列巴、酒糖、修古麗姆都是不容錯過的特色美食。

遠大購物中心


松雷商業



03 美食
奮鬥副食
哈爾濱人心中的寶藏副食品商場,永遠在排隊的奮鬥粉腸,滋滋流油的奮鬥大串,香氣四溢的四號燒雞、松仁小肚、精品紅腸、各色燻醬、煎餅果子、飯包、涼皮,童年回憶硬糖和巧克力,逛吃這裡,味蕾可以得到整個大滿足。

秋林食品
秋林公司不僅是哈爾濱最早的商行之一,也是中國境內的第一家百貨商店,走進這個老建築,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歷史積澱。秋林的紅腸、格瓦斯、大列巴、酒糖、大蝦糖、麵包和修古麗姆,都是不容錯過的特產美味。

波特曼西餐廳
餐廳所在建築建於1903年,是哈爾濱市三類歷史保護建築。波特曼西餐廳是五鑽級 “國家特級酒店”;傳統的俄式西餐廳,餐品相容幷蓄了法國、義大利餐的優點,是冰城夏都傲人的名片!

老俄樓
一家開在歷史建築裡的俄式西餐廳,沿著復古木製樓梯登上二樓,彷彿穿越到上個世紀。餐廳主廚曹樹奎大師是首位派駐國外領事館的西餐廚師長,是中國俄式西餐領域著名的代表名師之一。

秋林西餐廳
秋林西餐廳傳承了秋林公司百年文化積澱,餐廳環境有濃厚的歐式建築風格。低溫慢煮72小時牛肋條配精華肉汁,焦嫩可口,據說回頭率相當高,需要提前訂製。列巴郎精釀啤酒也是別具特色。

知音酒樓
一家很有名氣的東北菜老店,菜品非常符合大眾口味,菜碼超級大,真正的便宜又實惠。鍋包肉酸甜酥脆,傳統菜品溜雙段、燻骨架、得莫利燉魚也都深受食客喜愛。

老樸飯店
悶熱的夏天,再沒有比一碗冷麵更沁人心脾的了,老樸家是哈爾濱朝鮮風味的鼻祖老店,冷麵是他家的招牌,平鍋一品牛肉、手撕狗肉、和招牌烤肉鮮嫩多汁,各色朝鮮風味拌菜也是非常可口~

參考資料
- 如果您想探索更多異國料理,這份樹林義大利麵評測指南詳細收錄了私房店家的特色
- 哈爾濱建築歷史官方檔案館
- 本地美食達人推薦的隱藏版餐廳清單
- 歐陸風情主題旅遊路線規劃建議